|
|
|
1 | 土壤环境中铁锰氧化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络合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 2025,16(1):7-19 | | 黄文妍,杨文俊,汤叶涛,仇荣亮 | | 摘要[718] PDF[389] | 2 | 全球气候模式在区域尺度上的适用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 2025,16(2):107-121 | | 张婷,王粼昊,李建柱,冯平 | | 摘要[31] PDF | 3 | 中国重金属矿业废弃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 | 2025,16(2):122-134 | | 伍冠雄,李佳维,罗小琳,贾璞,梁洁良,李金天 | | 摘要[27] PDF[18] | 4 | 三种秸秆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汞、砷钝化的研究 | | 2025,16(1):99-106 | | 魏样,李日升,卢楠,石海兰,张钊熔 | | 摘要[410] PDF[344] | 5 | 南四湖地区1951—2020年气温短期波动特征及其影响 | | 2025,16(2):194-205 | | 刘杰,何云川,邓建明,汤祥明,姚昕 | | 摘要[24] PDF[15] | 6 | 亚洲西风急流位置与东亚 / 中亚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关系的对比研究 | | 2025,16(1):53-65 | | 郭家宁,解小宁,王安琪 | | 摘要[497] PDF[365] | 7 | 兰州黄河阶地石英光释光信号特征与黄河演化的初步联系 | | 2025,16(1):43-52 | | 龚方圆,杨利荣,史元博 | | 摘要[415] PDF[319] | 8 | 宁夏沿黄绿洲生态环境质量动态与特征 | | 2025,16(1):89-98 | | 杨智程,董春媛,乔荣荣,罗立辉,常学礼 | | 摘要[360] PDF[270] | 9 | 察尔汗盐湖沉积中磁化率、Rb/Sr值的异常相关性及其环境意义 | | 2025,16(2):166-177, 205 | | 程夏丽,安福元,李善禄,徐一帆,张清纯,李斌凯 | | 摘要[27] PDF[19] | 10 | 西藏廓琼岗日峰周边小冰期冰川与古气候重建 | | 2025,16(2):152-165 | | 孙雅晴,许向科 | | 摘要[27] PDF[20] | 11 | 多种植物化石揭示陕西进步遗址西周时期随葬陶鬲的功能 | | 2025,16(2):178-193 | | 金欣雨,翟霖林,王艳朋,马志坤 | | 摘要[46] PDF[24] | 12 | 基于树轮宽度重建喀什地区过去164 a来上年12月—当年7 月 SPEI变化 | | 2025,16(2):206-219 | | 黄力平,胡东宇,郭冬,刘可祥,王兆鹏,张瑞波,尚华明,张同文 | | 摘要[25] PDF | 13 | 基于InVEST模型的1990—2020年河西地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 2025,16(2):220-233 | | 刘梦园,丁文广,王龙,王亚丽 | | 摘要[26] PDF | 14 | 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 | 2025,16(2):234-246 | | 宿茂鑫,张美玲,徐士博 | | 摘要[25] PDF | 15 | 基于树轮资料的我国植被遥感指数研究现状与展望 | | 2025,16(1):20-30, 65 | | 宋京徽,张同文,刘艳,喻树龙,姜盛夏,如先古丽·阿不都热合曼,侯天皓,郭冬 | | 摘要[482] PDF[314] | 16 | 潮白河北京段绿地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 | 2025,16(1):77-88 | | 侯文星,张鐥文,王丽丽,杨冉,赵文吉 | | 摘要[391] PDF[372] | 17 | 青藏高原中南部天门洞倒三冰消期石笋沉积及其环境意义【封面文章】 | | 2025,16(1):31-42 | | 栗若馨,蔡演军,黄守毅,王海波,薛刚,卫莹莹,贺梅,宁有丰,贾雪雪,王婷,程海 | | 摘要[505] PDF[347] | 18 | 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代尺度与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联系与启示【封面文章】 | | 2025,16(2):135-151 | | 张占森,李育,高铭君,周雪如,李海烨,段俊杰,薛雅欣 | | 摘要[26] PDF | 19 | 西安北部区域夏季PM2.5化学组分昼夜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在线观测应用案例 | | 2025,16(2):247-256 | | 王怡,张勇,周岳,刘卉昆,李倩,李楠楠,王潇,张宁宁,朱崇抒 | | 摘要[24] PDF | 20 | 对地球轨道偏心率亚轨道尺度和准410 ka周期特征解析:基于行星会合向量指数对偏心率周期机理的新认知 | | 2025,16(1):1-6 | | 刘复刚 | | 摘要[682] PDF[37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