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征稿启事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前提是充分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演化机理并构建准确可靠的气候模式进行预测。然而,当前气候模式的校验主要基于近百年现代器测资料(全球气温变幅约1℃),而未来气候变幅(未来百年全球气温变幅预测可能为2—6℃)将可能远大于现代。在此背景下,将现有气候模型应用于未来预测将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成为限制人类认知气候机理和进行气候预测的“瓶颈”问题。
快速发展的古气候重建研究积累了大量高质量数据,为人类认知地球气候系统变化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对于现代器测资料,古气候资料变幅更大、时间跨度更长。近几十年来,古气候学家围绕黄土、石笋、湖泊沉积、树轮、海洋沉积等地质生物载体,开展了大量的古气候研究,积累了海量的古气候资料,为认识过去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但是,目前的古气候研究仍然以单点工作为主,系统集成的工作亟待加强。
因此亟需系统性地开展古气候记录的重建和综合集成研究,建立全球和亚太海陆气候环境变化基准序列,获取典型冷暖期全球和亚太气候的空间格局,以及气候模态、极端气候/天气事件的发生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球气候变化的连续瞬变模拟和集合模拟,定量重建过去亚太地区气候变化,阐明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动力学机制,提高气候模式对未来10—100年气候变化预测的能力,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为更广泛地促进同行交流,展现我国在古气候集成和再分析方面的最新成果,《地球环境学报》特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晏宏研究员、香港大学柳中晖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石正国研究员和王欢业研究员,作为特邀编辑,主持“古气候数据集成与分析”专题,以专辑形式在《地球环境学报》正刊出版,诚邀您投稿。
一、专辑名称
古气候数据集成与分析
二、征稿范围
“古气候数据集成与分析”相关的新发现、新见解和新观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 全球温度序列集成与分析
2. 全球降水序列集成与分析
3. 全球氢、氧同位素序列集成与分析
4. 全球粉尘通量序列集成与分析
5. 全球野火事件序列集成与分析
6. 全球ENSO、AMO、PDO变化序列集成与分析
7. 全球温度季节性序列集成与分析
三、稿件要求及注意事项
1. 论文必须是未经正式出版的研究成果,不存在一稿多投现象。作者保证投稿文章的合法性(无抄袭、剽窃、侵权等学术不端行为)。
2. 稿件语言:正文为中文或英文。
3. 稿件类型:综述(Review)、研究论文(Article)、观点(Perspective)、科学普及(Popularization)等。
4. 稿件格式:按照科技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具体可参照《地球环境学报》官网(http://jee.ieecas.cn)“投稿须知”及近期已发表文章。
5. 投稿途径:所有稿件要求通过期刊官网在线投稿,投稿时稿件类型请务必选择“古气候数据集成与分析”,以方便稿件归类处理。
6. 论文最终录用与否,将视审稿结果而定(特别重视创新性)。
7. 投稿日期:即日起至2024-04-30;专刊出版时间:暂定2024年8月(最终根据来稿进度确定)。
四、编辑部联系方式
电话:029-62336252
《地球环境学报》(以下简称“学报”)2010年8月创刊,CN:61-1482/X,ISSN:1674-9901,文种为中英文,双月刊,大16开,公开发行。学报聚焦于报道全球变化研究,尤其是亚太环境与全球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地球系统科学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气候、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交流平台。学报刊发反映地球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成就、新技术、新方法文章,涵盖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地球化学、环境考古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学科。学报主要栏目有研究论文、综述、研究亮点、科普等。主编:安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副主编:丁仲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征宇(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唐孝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健(中国科学院院士),执行主编:谭亮成(研究员)。学报目前收录情况如下: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中国科协《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入选期刊(T2),《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此外,学报2023年荣获第七届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2022年荣获“西牛计划”之“精品中文科技期刊”,2020年荣获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特色期刊奖,2018年荣获第五届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
特邀编辑简介
晏宏,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主任。长期从事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利用亚洲-西太平洋-澳大利亚热带地区的砗磲、珊瑚、湖泊沉积、海洋沉积及蜗牛等载体,研究多尺度气候变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在古天气研究新方向、西太平洋砗磲地球化学与古气候学研究、热带水文气候变化动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共发表论著110余篇,其中第一/通信作者论文50余篇,包括第一作者Nature子刊和PNAS研究论文4篇(Nature Geoscience 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PNAS 1篇),以及ESR、EPSL、GCA、GRL、QSR等期刊文章多篇。担任The Innovation编委,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副主编,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副主编。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陕西青年科技奖、刘东生杰出青年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科研奖励;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
柳中晖,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地球科学系代理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有机地球化学及新生代古气候古环境重建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和香港研究资助局项目。以第一/通信作者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NAS、Geology、GCA、EPSL、GRL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现任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副主编和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编委。获香港大学杰出青年研究学者和第三届刘东生青年地球科学家奖。
石正国,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尺度气候模拟、青藏高原隆升气候效应、沙尘与气候相互作用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等省部级项目多项。以第一/通信作者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Climate、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等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
王欢业,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有机地球化学,聚焦微生物四醚膜脂GDGTs气候代用指标,通过较系统的地球化学过程和机制研究,开发了利用GDGTs的不同组分分别指示水文、温度和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多种新方法。以第一/通信作者身份在Nature Geoscience、Geology、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25篇。入选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等人才计划。